媒體:假驢肉銷往北京 和監管部門不作為有關
發布時間:2018-01-08
被冠以“中國驢肉火燒之鄉”的河北河間,多個鄉鎮存在熟食加工黑作坊,他們所加工的不是別的,正是當地名吃——“河間驢肉”。這些“河間驢肉”多不含驢肉,而是由騾子肉、馬肉甚至豬肉,加上驢肉香精以及其他添加劑煮成。這樣的“驢肉”價格低廉,一斤在20元左右。媒體調查發現,這些黑作坊通過貨車、汽車大巴等方式,將一包包“假驢肉”發往全國各地。一名黑作坊老板稱,該貨車每天跑一趟北京,整車裝滿可拉七八噸的貨,但真驢肉只占三成。(1月8日重案組37號)
無數事實告訴人們,在某一個地方或某個行業,如果長期存在某種問題,往往與這個地方、負責這個行業的監管部門不作為、亂作為、玩忽職守有關。河間的“中國驢肉火燒之鄉”“假驢肉”泛濫——存在多長時間不得而知,或許同樣與職能部門的監管不作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從記者調查的情況看,很多“假驢肉”的加工者都是無證經營的。這就讓人聯想到前幾天某地的一起工地職工“搭伙”就餐被相關職能部門處罰15萬元的事兒來。職工“搭伙”就餐被處罰,因為他們沒有按相關法律法規辦證。那“假驢肉”加工者無證是不是也應該被處罰?或許已經處罰過了——象征性的,罰完了就了事,該做“假驢肉”的還是做,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是一。
其二,那用馬肉、騾肉、豬肉做成的“假驢肉”中還公開承認有死豬肉、母豬肉。有沒有死馬肉、死騾肉呢?只怕也有吧!這樣的肉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還有,這些馬肉、騾肉、豬肉即便是鮮活的,那也是應該經過集中屠宰、經過職能部門的檢驗檢疫才能上市銷售的。這些做成“假驢肉”的馬肉、騾肉、豬肉是集中屠宰的嗎?經過檢驗檢疫過了嗎?只怕沒有經過這樣的環節就走進了人們的餐桌了!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大于天。職能監管部門應該主動作為,嚴格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為公眾食品安全把好關,站好崗、放好哨,而不是不作為,甚至是玩忽職守、枉法腐敗,讓“假驢肉”長期存在,危害公眾食品安全,損害公眾身體健康!
來源:東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