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一餐廳21名員工14名是聾啞人,點菜用iPad打手語
發布時間:2017-05-23
5月17日午飯后,麗江市“和一家無聲餐廳”已過了午餐忙碌時段,服務員們圍坐在二樓的圓桌旁激烈地“討論”著,他們用手語快速交流,時而露出笑臉,時而擺手。當天下午,在麗江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的2017年助殘日“殘疾人身心健康與事業發展”研討會,無聲餐廳的員工們表演了“謝謝你”。
最特別擺設
餐桌上有手語牌
花馬街是麗江市區著名的餐飲一條街,餐飲店眾多。無聲餐廳位于花馬街中段,在眾多的招牌中,無聲餐廳4字尤為顯眼。
記者了解到,和一家無聲餐廳,是我省第一家無聲餐廳,它于2015年7月開業。無聲餐廳,對于很多人來說,還非常陌生,但這個餐廳并不是沒有聲音,而是21名員工中14人為聽力言語障礙的殘疾人。
走進餐廳,走廊、墻上、餐廳的小舞臺等地方,都有一些關于關愛聾啞人元素的文字、圖片。與別的餐廳相比,餐桌上多了手語牌、呼叫器、小本子和筆。
最特別點菜
用iPad借助手語或文字
“餐廳都是用iPad進行點菜,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借助桌上的手語牌,或者在本子上用文字進行交流。”餐廳負責人張玉壽說,來這里的客人都很包容 ,雖然餐廳的服務員基本上都聽不見聲音,但餐廳開業至今近兩年里,在為食客服務的過程中,沒有收到過任何一位顧客的投訴。或許服務員的速度慢點,或許有的時候需要進行無數次溝通,但食客還真的很包容,哪怕服務員把酒灑在客人身上,客人都不會太在意。
說到這群特殊的員工,張玉壽用了“不可思議”和“付出的比別人多”來形容。開無聲餐廳近兩年時間,這些員工沒有一次遲到,聽不見聲音的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手機的鬧鐘在他們無聲的世界里并沒有用處,他們全靠手機震動和每天的自然醒。
擦得干干凈凈的桌子、疊出形狀的餐巾、整整齊齊的擺設,這一切全都出自員工之手,張玉壽眼中的這14名員工,用比正常人更多的付出,做到了許多常人做不到的細致、認真。“他們從來不會在上班的時候玩手機、看手機,他們更加珍惜這份工作。”張玉壽說。
張玉壽說,他一直從事餐飲業,2012年餐廳來了一名聾啞人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名員工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使他產生了開一家無聲餐廳的想法,于是2015年開了這家無聲餐廳。
最自由之處
員工中途可請假旅游
“取名為和一家無聲餐廳,寓意是在這里大家都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 。”張玉壽說,他和員工交朋友,把他們當做家人。餐廳開業近兩年時間,員工來來走走,首批聾啞服務員如今只剩下3人。但餐廳一路走來不容易,張玉壽總是力所能及地給這些孩子一個工作的機會。
“我們的一個員工剛剛發來信息說已經到拉薩了。”張玉壽說,27歲的華坪小伙小呂,前不久請假去旅行,剛剛到達拉薩就發來報平安的消息。員工喜歡和他聊天,把他當朋友,許多離職員工都是他無話不談的朋友。
“小呂喜歡旅行,存夠錢他就要出去,請假出去玩一段時間,兩個月后他又會回來上班。”員工的特殊性,來來回回、出出進進都成了很平常的事情。張玉壽也會鼓勵員工走出去,只要有別的更好的地方,都可以去試一試,不少員工出去轉了一圈又回到餐廳,這里成了他們來去自如的家,張玉壽則成了等待孩子歸來的家長。
22歲的員工小楊見證了和一家無聲餐廳的成長,她需要帶上助聽器才能聽到別人講話。來無聲餐廳之前,小楊也嘗試過別的工作,可沒有一個工作能做滿兩個月。作為無聲餐廳資歷最老的員工之一,曾經自閉孤僻的她現在越發變得開朗了。
最勵志之舉
存下工資3年后去學車
“我不回去,這里好玩,我要在這里。”在問及放假休息時去哪里時,小王說,他不回去,他要在店里和大家一起,這里有朋友,這里好玩。和小王“聊天”是件開心的事情,20歲出頭的他,時不時露出純真的笑臉,是那種發自內心的笑。他說,每個月的工資1分錢都舍不得花,他要把所有的錢存起來,3年后去學車。
張玉壽說,2015年籌備餐廳時,他就和員工一起到玉龍縣職高進行了兩個月的培訓,從那時開始接觸手語,后來通過看書、看視頻自學及與員工的交流,如今,他與員工交流時可做到80%用手語。“只有融入他們,才能更好地認識他們。”
最愛干的事
去KTV手舞足蹈
每年春節,和一家無聲餐廳都要放足7天假,員工們趁著這個休息時間,到戶外燒烤、踏青,去KTV嗨皮。很難想象,聾啞人在KTV的情景是什么樣子的,KTV聚會卻是員工最愛的活動。
“很多想不通、很多的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他們渴望被人關注,渴望像健全人一樣生活,就像他們喜歡去KTV一樣,他們也想要過正常人的生活,喜歡那種感覺。”張玉壽說,員工們最愛去KTV,雖然他們唱不出,聽不到,但那種拿著話筒的感覺真好,他們很享受那樣的時光,他們會看著屏幕手舞足蹈,無拘無束。
餐廳里的小舞臺,是員工們的一個小天地,空閑的時候,會跟著視頻學跳舞,戴著助聽器稍微能感知外界的員工成了核心成員,沒有節拍,甚至不知道開始的時間,但他們卻在一遍遍練習下學會了許多舞蹈。
記者發現,服務員們對智能手機的運用一點也不差,視頻聊天,他們看著對方,用手語交流;微信聊天,對方的語音轉換成文字后,再回復;他們中的很多人還喜歡上了網購。
最需要的是
精神上的關愛
“殘疾人需要尊重和關愛,這種關愛是精神上的關愛,與金錢無關。張玉壽說,許多聾啞人自身的缺陷,導致從小受盡他人異樣的目光,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沒有任何存在感,性格都很孤僻,在和一家無聲餐廳,大多數員工的性格都發生了變化,這里不僅僅給了他們一個平臺,展現自己,這里還讓他們聚在一起,大家都在變化,都在一天天往好的方面改變,這或許就是無聲餐廳存在的意義。
“在這里就是要讓員工開心,無論是每月一次的聚會活動還是過年放假7天都是為了讓員工開心。” 張玉壽說,雖然現在餐廳的景況不是很好,但他會堅持做下去,以后有能力了會繼續開第二家、第三家無聲餐廳。
來源: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