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峰凈雅嘉和一品終止IPO 業績縮水或成主因
來源:網絡
網易財經7月12日訊 近年來,餐飲企業的上市大多荊棘密布,順利通過者屈指可數。雖近幾個月有消息傳出證監會擬重啟IPO上市復核,但網易財經在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今日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報企業情況》的信息中發現,順峰、凈雅食品。北京嘉和一品等多家大型餐飲企業紛紛相繼撤出IPO。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凈雅食品、順峰、北京嘉和一品等餐飲企業其實在去年就已經通過了財務審核,“在此時撤退或是因為在政策的影響下,在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近段時間餐飲企業的業績均大幅下滑,許多企業還面臨關閉門店的現象,即使此時上市成功,與沒有達到企業上市的初衷”。
餐飲企業上市之路艱難
證監會披露信息顯示,目前仍在A股“掙扎”的餐飲企業僅剩下狗不理集團和廣州酒家,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這兩家企業目前均處于“落實反饋意見”階段,其后續需要經過的關卡仍然很多,最終能否上市成功仍不得而知。
資料顯示,早在2011年,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擬上市公司共計有265家通過,但是無論是A股還是H股,想上市的餐飲企業則全軍覆沒。目前最后一個登陸A股的餐飲企業湘鄂情至今已上市兩年有余。部分餐飲企業為謀求上市,更是使出渾身解數,今年初,俏江南為尋求在港上市,其創始人張蘭不惜更改國籍。
此外,網易財經還了解到,近年來證監會和港交所均對餐飲企業的上市門檻進行了調整。2011年中國證券監管層就提高了國內餐飲及加盟連鎖企業IPO上市標準,將擬上市餐飲企業的年利潤標準由3000萬元人民幣提高至5000萬元,對上市餐飲企業增長率、凈資產、盈利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香港在今年1月16日也對飲食業上市提出新七大要求,大大提高了餐飲公司上市門檻,也將成為國內餐企IPO門檻的一個借鑒。
對于餐飲企業的上市難,業內人士向網易財經指出,“收入、成本無法正規地計量”是餐飲企業屢次被監管部門否決的主要原因之一。收入環節如果不給消費者開具發票,意味著餐飲企業并不是每一筆收入都能夠有收入憑證,企業在采購時,也不是所有供應商都能夠給企業提供相應的發票。“這些行為直接導致了餐飲企業在證監會眼中屬于不具備財務統計的惡劣形象”。
政策導致業績大幅下滑
去年5月,隨著證監會發布《關于餐飲等生活服務類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信息披露指引(試行)》(下稱《指引》),廣州酒家、狗不理等四家企業闖關IPO被認為是籠罩在國內餐飲企業頭頂“上市難”的魔咒被打破。但目前來看,業績下滑或成為企業的另一塊上市“絆腳石”。
但自去年年底以來,用“高處不勝寒”來形容中國的高檔餐飲業是再貼切不過,應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要求,政府機構、國有大中型企業從去年以來紛紛降低標準或取消“公款聚會”,這也導致許多高端餐飲企業今年開始進入業績“寒冬”,一些高端酒樓關門的消息頻現報端。
以“餐飲第一股”湘鄂情為例,由于遭遇反腐黑天鵝,湘鄂情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就凈虧損6901萬元,而去年同期湘鄂情的凈利潤為4610萬元,這也是湘鄂情時隔兩年后,公司再次出現單季度業績虧損。也是湘鄂情經營歷史上的最大虧損。湘鄂情在業績上慘淡,也代表了整個高端餐飲行業的現狀。據中國烹飪協會負責人介紹,去年12月以來,受政策影響,餐飲業增速下滑,行業經營環境遭遇寒流,高檔酒店營業額驟降,就餐人數銳減,中高端正餐下滑明顯,經營狀況惡化。
2013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國餐飲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高檔餐飲消費仍然下滑明顯,順峰等知名企業等降幅均超過50%。有高端餐飲企業負責人向網易財經指出,“國八條”常態化已是業內共識,由于運營壓力巨大,很多高端餐飲企業已經大量裁員,還有不少企業關閉了部分門店,“以前是閉著眼睛掙錢,現在是眼睜睜看著虧錢,預計近期高端餐飲將出現一波關店潮”。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助理邊疆向網易財經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餐飲業出現業績迅速下滑的局面,限額以上企業出現30多年來首次負增長,“中國餐飲業去年營業收入增幅比預期的16%低約3個百分點,這一下降趨勢在未來還將繼續”。
凈雅食品、順峰紛紛被迫轉型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多家高端餐飲企業紛紛步湘鄂情后塵,宣布向大眾化餐飲轉型。此前號稱“美食頭等艙”的凈雅連鎖餐飲集團,于今年5月15日宣布戰略轉型,將全面布局火鍋、團膳、快餐等大眾品牌。全聚德集團則在“試水”大眾化餐飲,推出88元午餐自助和98元晚餐自助。順峰集團也積極推出各種促銷,和大眾化菜譜。
但對于高端餐飲的大眾化轉型,業內并不敢樂觀。中信建投研究員趙雪芹預計,2013年“三公”消費縮減的大環境尚不會改變,高端餐飲企業主力店的同店增長仍然堪憂。雖然這些公司都在積極調整運營重心至新收購的大眾餐飲及團膳業務上,但短期內見效尚不會明顯。
有資深的餐飲業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大環境下滑,餐飲業增速放緩,資本對上市公司的態度會更為謹慎,這毫無疑問將提高對欲上市餐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的要求。